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大力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金博体育
发布时间:2023-04-21 06:40:57 人气: 作者:小编
金博体育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大力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今天,我们邀请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于风贵先生、副主任张鲲先生、市场处处长闫向军先生解读《实施方案》,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媒体驻鲁分支机构,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省旅游发展委向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诚挚欢迎。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我省旅游工作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
9月7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大力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我省大力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省委、省政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经略海洋、金博体育文旅融合、跨界发展的重要抓手,是细化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行动指南,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
大家知道,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从国民经济的边缘走到了前沿,成为了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防风险、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全域旅游、大众旅游、优质旅游发展的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旅游资源普遍化、城乡面貌园林化、城乡功能休闲化、三次产业旅游化、“三生三美”景区化的新特征。旅游业已成为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的大平台,同文化、教育、科技、信息、金融一样,融入一切、整合一切,完善一切、提升一切,既推动经济发展,也推动社会进步,金博体育跨界融合发展产生的效应是叠加效应、倍增效应。
省委、省政府印发的这个《方案》,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的总要求,明确了发展路径和工作重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下面我介绍一下《方案》的有关情况。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域旅游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方案》从三个方面提出总体要求:一是指导思想。明确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特色为引领,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为抓手,构建全域打造、全业融合、全景建设、全民参与、全要素提升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造“文化圣境·健康福地”国际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二是基本原则。明确“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跨界融合、坚持因地制宜、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七项基本原则。三是发展目标。到2022年,旅游业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引擎,金博体育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1亿人次,旅游休闲产业增加值达到8000亿元,对就业和税收的综合贡献率超过10%,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走在前列。到2025年,旅游发展的新动能全面形成,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全面得到完善,旅游休闲强省地位更加巩固,东方文化圣地、金博体育中华文化精神家园优势得到全面彰显,把山东全域建成生态大花园、美丽大公园、精神大家园。
一是推进“多规合一”。各级政府将旅游主管部门纳入规划委员会,将旅游发展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海洋功能区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各级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功能区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相关旅游休闲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用海需求,旅游部门要参与相关旅游影响评价。旅游发展规划由各级政府组织编制,应与城乡规划相衔接,跨行政区域的旅游规划由共同的上一级政府组织编制或者由相关地方政府协商统一编制。重大旅游项目建设规划,应当符合本地城乡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经同级旅游部门审核后,按照程序上报审批实施。
二是完善规划体系。统筹文化和旅游休闲发展,编制实施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城市旅游专项规划、旅游功能区专项规划、乡村旅游提升规划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旅游产品指导目录,制定旅游公共服务、营销推广、市场治理、人力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或行动方案,形成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效的规划体系。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旅游休闲重要专项规划及重点项目规划应制定实施分工方案与细则。
三是优化发展布局。按照“海陆统筹、城乡一体、区域协同、覆盖全域”原则,推进城乡旅游充分发展、东中西均衡发展,构建“十大文化品牌旅游目的地+旅游城市+旅游连绵带+旅游度假区与旅游景区+旅游镇村”旅游目的地体系。重点推进一圈、两带、六区、八大风景廊道建设,形成点、线、面全面发展的全域旅游空间格局。
一是打造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促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挖掘弘扬齐鲁文化精华,突出精品化导向。通过与各市政府签订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联合推进协议,完成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规划,全力打造东方圣地、仙境海岸、平安泰山、泉城济南、齐国故都、鲁风运河、水浒故里、黄河入海、亲情沂蒙、鸢都龙城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
二是发展乡村全域旅游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立足山东农业大省特色优势,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乡村旅游齐鲁样板。《方案》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与旅游扶贫和富民目标,提出培育乡村旅游集群片区、打造“双创”旅游基地,推进乡村记忆工程、传承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开发传统工艺等多项实际举措。同时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乡村旅游消费3800亿元,2022年达到5000亿元”的发展目标。
三是培育海洋旅游聚集带助力经略海洋战略。深入落实经略海洋战略,制定《海洋旅游经济振兴工作方案》。围绕建设国际一流港口,推进中国(青岛)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将青岛、烟台国际邮轮母港建设成为“东北亚区域性国际邮轮母港”,威海、日照建成邮轮访问港和游艇帆船基地。引进国际滨海度假酒店品牌,加快建设一批文化主题饭店、精品酒店,培育滨海休闲度假酒店集群。进一步提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层次,打造海洋旅游聚集区和国际著名温带海滨度假连绵带。拓展滨海休闲业态空间,积极支持发展帆船体育、潜水冲浪、低空飞行、游艇体验等海上旅游新业态,建设海洋牧场生态综合体。挖掘养生文化,打造“仙境海岸·养生福地”养老健康旅游服务经济带。
四是构建山水人文画廊拓展精品旅游空间。以泰安、济宁为核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描绘新时代富春山居图美丽画卷。加快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研学旅行圣地、教育培训基地和文化创意高地。整合大泰山旅游资源,打造“山青、水绿、林郁、田沃、湖美”的泰山大生态带,培育中华祈福文化、国际化山岳休闲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以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规划建设齐长城生态旅游带,构建齐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发挥鲁风运河独特优势,打造“一条河了解中国文化精华”的“美丽长河”“魅力长河”“经济长河”“共享长河”,构筑彰显鲁风运河风采的人文生态画廊。
五是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旅游胜地。深化沂蒙精神内涵研究,唱好“新时代沂蒙颂”,讲好中国故事山东篇。突出沂蒙老区、胶东、渤海、冀鲁豫等红色文化资源富集区建设,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研学旅游目的地体系;建好用好红色教育基地,推动红色旅游与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等相结合,实现红色旅游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到2020年,重点培育10个红色旅游经典。
六是塑造著名城市旅游品牌壮大旅游集群板块。坚持“世界眼光、中国典范、山东风韵”,融入城景一体文化旅游理念规划建设管理城市,突出核心吸引物打造、旅游业态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文明环境提升四大要素,创建国际国内著名旅游城市。重点突出济南、青岛、烟台的三核带动,各市打造知名城市地标和多业态融合的高端新区和街区。
七是提升大项目大企业构筑旅游产业高地。全面推进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经典项目建设,每个品牌重点策划培育1-2个文化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国际级地标性尖端放电项目。提升5A级景区,融入现代科技、文化创意,鼓励“老树发新枝”。加快策划落地临沂古城、中医坛世界养生城等一批国字号重量级的地标性旅游项目。鼓励支持各类旅游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支持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整合旅游资源,实施连锁经营,跨界运营,组建山东文化旅游集团。
一是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挖掘优秀齐鲁文化的独特内涵和时代价值,全面统筹文物资源、文化艺术事业、文化艺术产业、非遗和传统民间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培育中华优秀文化旅游带、红色文化旅游带,积极发展文博、文创、演艺等精品项目,到2022年,主要旅游城市、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至少打造1个常年演出的文化旅游演艺项目。
二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跨界融合。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催化、整合与协同、辐射作用,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五大新兴产业融合互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产业、医养健康、现代金融服务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三是拓展旅游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充分挖掘各行各业中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历史、现代的优势资源,与旅游广泛融合,打造优质旅游产品,释放“倍增效应”“叠加效应”。提升城旅融合水平,推进科技教育与旅游融合层级,扩大体育与旅游融合覆盖面等。
四是挖掘会展旅游经济巨大潜能。大力培育发展会议展览旅游。研究制定会奖旅游扶持政策,构建精准营销推广体系。合理规划会奖旅游功能布局,重点加快济南、青岛等板块集群发展,支持临沂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商谷”。提升全省会议服务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提升好客山东贺年会等“山东好时节”旅游节事品牌。
一是突出品牌高端化。以“好客山东”为统领,以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为支撑,制定“好客山东”品牌提升计划,构建多层次、全产业链的旅游品牌体系。提升旅游城市、景区、度假区、酒店、旅游购物、旅游服务品牌层级,打造中国旅游品牌强省。重点打造城市旅游、旅游企业、旅游购物及旅游服务等优质品牌。
二是加快旅游国际化。重点拓展入境旅游市场,构建“好客山东”旅游休闲的全球营销网络。优化航线结构,推进邮轮旅游通关便利化,提升邮轮港口基础设施,提升公共交通服务人员外语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和扩大境外游客旅游消费,改善非现金支付受理环境,积极鼓励探索旅游包机、包船、高铁专列奖励政策。
三是促进营销精准化。强化全域旅游整体营销,全方位建立海外市场旅游营销渠道体系。到2020年,海外市场旅游合作渠道商达到100家。各市、各景区深度参与海外渠道商合作体系建设,积极出台相关营销政策。借势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山东篇。
一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山东省旅游交通规划,加快构建快捷通达、无缝连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高铁旅游经济圈发展;积极实施旅游公路建设和“高速公路连接线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一级公路全覆盖。
二是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实施旅游“厕所革命”新三年计划;到2022年,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旅游度假区实现智慧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域建立布局合理、指向清晰的旅游引导标识体系;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升级改造;发展旅居挂车和共享汽车。
三是提升住宿餐饮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住宿向品牌化、连锁化、规范化、便利化转型升级,打造“山东味道”“美食山东”品牌。加快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旅游星级饭店、绿色旅游饭店,培育特色鲜明,体验性、参与性强的主题饭店、精品民宿等。到2020年,实现每个市有高星级饭店;规划建设一批特色美食街区、鲁菜特色餐饮企业和名小吃品牌店,完善鲁菜标准体系。
四是实施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打造“山东优质旅游服务”品牌,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健全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联合执法3个机制,严守卫生、安全、诚信3条底线。建立旅游服务质量信息发布和曝光平台,扩大旅游“红黑榜”应用。
五是构建精品旅游标准化体系。将精品旅游标准化建设纳入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重点,加快构建新型标准体系,探索制定各类专项旅游服务标准。以标准引领发展、规范发展、推进发展。
六是强化全域旅游人才支撑。通过加强高等院校旅游学科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开展旅业全员学习培训,坚持旅游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支持和鼓励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等举措,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知识扎实、职业素养高的应用型旅游精英人才队伍。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幸福产业和高端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原动力。为发挥旅游休闲业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作用,《方案》提出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的“六大机制”:
一是综合协调机制。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由本地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各级旅游部门及涉旅部门单位作用。进一步完善省政府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旅游部门综合协调职能,发挥全域旅游工作牵头抓总作用。各市、县(市、区)建立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二是政策集成机制。探索建立全域旅游发展的创新政策体系。涵盖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全域旅游资金支持和奖励、扶持邮轮旅游发展等政策,以及旅游用地用海会商机制、门票价格形成机制等。
三是资源整合机制。形成常态化资源整合机制,让各类资源充分释放旅游功能。支持涉旅部门强化旅游融合发展职能;突破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旅游规划、资源开发模式局限,构建一体规划、协调开发、统筹管理的资源整合机制;建立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制度;创新培育新型旅游社区,营造主客共享空间。
四是联合营销机制。整合宣传、商务、文化、外事、旅游、体育等部门营销宣传资源,完善联合推介,建立省、市、县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出资参与的立体化营销机制。统筹各级各部门涉及城市形象宣传、目的地营销等方面的资金和资源,建立各级目的地一体化营销机制,形成营销合力,达到最佳营销效果。
五是联合执法机制。支持重点旅游城市、重点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所在地推行“1+3+N”旅游综合监管与执法模式;进一步强化相关主管部门对旅游市场秩序的监管责任,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加大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力度。
六是目标考核机制。结合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建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完善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制度;健全发展全域旅游指标体系和统计体系;制定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细则;将方案落实情况纳入省委、省政府年度督查工作安排,把全域旅游发展不断引向深入。
以上是关于《方案》的解读。省旅游发展委作为牵头部门,要率先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方案》。一是加强学习宣传,金博体育全省旅游系统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原原本本地学,吃透文件精神。第二,抓好《方案》确定的重大任务的落实。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把《方案》确定的重点工作列出时间表,画出路线图,明确责任主体,大力推进落实。第三,做好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沟通和协调,配合督查部门加强工作督查和推进,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方案》全面落地。
最后,希望媒体朋友们准确解读、深入报道、全面宣传,为《方案》实施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对规划提出明确要求,我省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在规划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规划工作,通过规划引领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从全省看,主要突出两个规划的指导作用。一是制定了《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年)》,明确了全域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空间布局和工作重点。该规划由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负责编制,今年3月18日由省政府批复实施,明确到2022年,全省旅游实现治理规范化、发展全域化、供给品质化、参与全民化、效应最大化,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二是即将出台《山东省精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年)》,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工作措施。“精品旅游”是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确立的十强产业之一,该规划已经省委常委会第92次会议原则通过。规划明确了增强精品旅游新动能、提升旅游品质以及打造精品旅游品牌三大任务,着力打造“文化圣境·健康福地”最佳国际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我相信,两个规划的实施,必将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谢谢!
山东省委省政府于今年4月份发布《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5个工作方案,近日,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方案》有什么具体措施?
《方案》提到:以发展乡村全域旅游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主要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方面着手。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加快培育休闲观光园区、康养基地、乡村民宿、渔夫垂钓、旅游小镇等乡村旅游精品,构建大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圈,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集群片区,打造一批庄园式精品乡村酒店。在乡村人才振兴方面,打造一批朱家林式的国家“双创”旅游基地,培育乡村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非遗传承人,支持一批懂农业、懂旅游、爱农村、爱农民的旅游企业领军人才回乡开展“双创”活动,鼓励离退休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到乡村助力旅游发展。组织引导旅游志愿者、艺术和科技工作者驻村帮扶。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以“齐鲁乡愁·山东老家”为主题,推进乡村记忆工程,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博物馆、历史文化展室、民俗旅游特色村。整理传承保护传统美术、戏剧、曲艺、技艺和民间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他文化遗产持有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培育具有地域特色和品牌价值的传统工艺产品,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和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在乡村生态振兴方面,强化对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等资源的保护,建立省级传统村落名录,探索传统村落警示和退出机制。加强对古居、古井、古树、古桥、匾额等历史文化要素的保护。结合“空心村”改造,建设一批精品民宿村、旅游度假村。在乡村组织振兴方面,支持具备条件的村庄依托旅游企业、乡村旅游合作社、乡村旅游协会、乡村旅游联合体等,开展党组织联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乡村旅游扶贫和旅游富民,健全完善“景区带村、能人带户”的旅游扶贫模式,通过民宿改造提升、房屋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安排就业、培训指导以及建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区,增加贫困村集体收入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旅游发展委市场处刘志平。